廣西凌云縣茶油(凌云縣茶葉)
1. 凌云縣茶葉
綠、紅、白、青、黃、黑等六大茶類。凌云白毫茶葉芽肥壯,持嫩性好,加工后條索緊結微曲、白毫顯露,香氣馥郁持久、回味甘甜、板栗香型,而且適宜性強,目前已開發出綠、紅、白、青、黃、黑等六大茶類,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主產于凌云縣四季云霧繚繞的岑王老山、青龍山一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凌云白毫茶以色翠、毫多、香醇、味濃、耐泡五大特色成為中國名茶中的新秀。1984年被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之一。到2001年底止,該縣白毫茶種植面積已達7.47萬畝。擴展資料凌云白毫茶是一種有性繁殖的大葉種類、中生種小喬木,起源于白堊紀(地質年代的第四代—中生代的第三紀),由山茶亞屬進化而來,生長在凌云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帶。凌云白毫的茶樹品種屬有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植株高大,茶樹徑粗,芽葉肥壯,葉質柔軟,持嫩性強,茸毫長而密,具有天然的清香,內含茶多酚、氨基酸、果膠等成份十分豐富,自然生長樹高達6—9米,樹姿半張開,分枝較稀。
葉片呈水平狀或下垂著生,葉大、橢圓形,葉色青綠,較暗晦,葉面隆起,葉背多毛。葉脈密顯,葉質薄軟。
2. 凌云縣茶葉園
廣西的第二,第一是六堡茶
3. 凌云縣茶葉服務中心主任
幾個大超市的茶葉專柜,利客隆、新夢之島下的華聯都有~價格從普通裝三四十塊到兩百多的禮盒裝(不貴,最貴的也就是2百多一斤)~另外大點的茶莊(瑯東有一個綠野茶葉超市)或者南寧茶葉批發市場(江南區亭洪路~10 1商業大道`5路車可直達)也都有~
4. 凌云縣茶葉服務中心
麗江沒有水晶
江蘇省北部和山東省東南部以江蘇省東??h為中心,晶體豐富。東??h出產的水晶以儲量大、分布廣、埋藏淺而聞名,同時質量也很好。此外,世界上最大的水晶也產自東??h,高近2米,寬1.2米,重3.5噸,它被稱為中國的“水晶之王”。這里的水晶一般是無色的,有一點點棕色、煙色、紫色等。
2、新疆茶晶
中國的茶晶主要產于新疆的花崗巖偉晶巖中,最大的晶體有幾十干克。這個地區的奇臺縣其中,以生產透明的煙霧晶體而聞名。此外,無色透明晶體和茶晶體產于福建政和縣、廣東云浮縣、廣西凌云縣和云南富寧縣。
5. 凌云縣茶葉面積
三江茶,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三江綠茶泡出的茶湯色澤綠亮、香味幽蘭、口感清甜;三江紅茶滋味醇厚甘爽,湯色紅亮。
廣西三江位于廣西北部山區,屬亞熱帶嶺南濕潤氣候區,雨熱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557.3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時,無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間,有著"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態環境。
2012年11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三江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中文名稱
三江茶
產地名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
品質特點
索厚重,色翠綠、富光澤
地理標志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
批準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2年第183號
批準時間
2012年11月22日
三江茶葉凌云白毫廣西名茶有哪些凌云白毫茶永福羅漢果廣西茶葉種類廣西名茶石祖禪茶桂平西山茶橫縣茉莉花茶
產品特點
三江茶以綠茶和紅茶為主。綠茶條索厚重,色翠綠、富光澤;葉質柔軟,干茶灰白,香氣清高持久;泡出的茶湯色澤綠亮、香味幽蘭、香氣持久、滋味濃厚,口感清甜、回甘;葉體嫩綠、整齊、明亮。紅茶外形條索細緊、顯金毫、多峰苗,色澤烏黑油潤,香氣鮮嫩甜香,滋味醇厚甘爽,湯色紅亮,葉底肥嫩多芽紅勻明亮。具有排毒抗輻射等保健功能,深受消費者喜愛。
產地環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因境內匯聚尋江、都柳江、融江三條江而得名;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的廣西北部,生態環境良好。屬丘陵山地地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山地面積占77.2%,屬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山地谷地氣候明顯,多年平均降雨量1557.3毫米,平均氣溫17℃~19℃之間。森林覆蓋率78.2%;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保持國家III類標準。特色農業健康發展。該縣現有茶園面積17.05萬畝,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重點產茶縣"。
歷史淵源
三江縣有著悠久的種茶和飲茶歷史,三江茶在唐代(618年-907年)已有生產,人工栽培茶樹已有2000多年歷史,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飲茶文化,"打油茶"則是侗族同胞的飲茶傳統。據史料記載,三江本地茶有牙已茶、高露茶、蟲尿茶、北照茶、黃土茶等。民國22年(1933年)《廣西年鑒(第一回)》統計,該縣茶葉產量180擔,產值1865元,正式列為廣西一個產品統計數據。
生產情況
截止2009年4月,該縣茶葉種植面積8333.3公頃,其中投產茶園面積6066.7公頃。2008年茶園面積7653.3公頃,年產干茶4026噸,茶葉銷售產值達1.88億元;其中有5028.2公頃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1387噸產品通過產品認證;140公頃通過有機農產品產地認定,14噸產品通過產品認證。同年12月被正式授予"廣西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縣"稱號,成為廣西最大的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三江縣現有茶葉初制加工廠約407家,茶葉銷售店面10多家,有4家茶葉企業獲得了茶葉食品生產許可證(QS認證)。
產品榮譽
2012年11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三江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地理標志
地域保護范圍
三江茶產地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種以及適宜制作三江茶的中、小葉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300米至1100米,土壤類型為黃紅壤土,p小時值4.5至6.0,有機質含量≥1%,土層厚度≥60厘米。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采用扦插技術育苗。
⒉栽植: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進行苗木栽植。密度每公頃35000株至55000株。
⒊施肥:每公頃每年施經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15000至30000千克。
⒋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⒈.采摘時間:2月上旬至10月下旬。
⒊采摘標準:采摘單芽至一芽二葉初展的芽葉。不采紫芽葉、病蟲危害葉。
五、加工工藝
⒈工藝流程:
⑴綠茶:鮮葉→攤青→殺青→揉捻→做形→干燥。
⑵紅茶:鮮葉→萎凋→揉捻→發酵→烘焙→成品。
⒉工藝要求:
⑴綠茶:
①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攤青時間4小時至6小時。當葉片柔軟,失水率達20%至25%時停止攤青。
②殺青:溫度控制在220℃至260℃。當葉色暗綠,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手握略有黏性,青草氣消失,茶香顯露時停止殺青。
③揉捻:時間控制在25分至35分。當茶汁黏附茶條表面,手觸有滑潤黏手感。葉細胞破碎率在50%至60%,成條率達80%以上時停止揉捻。
④干燥:在120℃至130℃溫度下干燥10分至15分后,采用80℃至90℃干燥至成品茶含水量≤6.5%。
⑵紅茶:
①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萎凋槽萎凋。當葉表光澤消失,葉色轉喑綠,青草氣減退,透發清香,折梗不斷時停止萎凋。
②揉捻:采用人工揉捻或機器揉捻。當細胞損傷率在80%以上,葉片90%以上成條時停止揉捻。
③發酵:溫度控制在20℃至25℃。當葉色呈紅黃,發出清新鮮濃的花果香味時停止發酵。
④烘焙:用烘焙機進行烘焙,在110℃至120℃溫度下烘焙至含水量為20%至25%時,采用70℃至80℃進行烘焙至成品茶,含水量≤6.5%。
六、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
⑴綠茶:條索緊結、銀綠隱翠;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爽甘醇、栗香馥郁持久;葉底勻齊鮮活。
⑵紅茶:條索細緊、金毫顯露、苗峰均直;蜜香濃強,滋味醇厚甘爽,湯色紅亮;葉底肥嫩多芽紅勻明亮。
⒉理化指標:
⑴綠茶:水分≤6.5%;水浸出物≥34%。
⑵紅茶:水分≤6.5%;總灰分≤6.5%。
⒊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志使用
三江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三江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6. 凌云縣茶葉有什么品種
1.桂平西山茶又名棋盤茶、棋盤仙茗,是原產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山寺的綠茶,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說。
2.覃塘毛尖茶,產于廣西貴港市覃塘區。在茶系列中別具一格,是中國綠茶之上乘。外形條索細直挺秀,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光潤。
3.南山白毛茶,產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山,屬綠茶類名茶。條索緊細微曲,身披茸毫,色澤銀白透綠,香氣清高,伴有荷花芳香,湯色綠而明亮,滋味醇厚甘爽,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4.六堡茶,在梧州市行政轄區范圍內,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中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黑茶。
5.橫縣茉莉花世界聞名,茉莉花茶融茶葉之味,鮮花之香于一體,飲茉莉花茶,猶如品賞一件茶的藝術品。
6.凌云白毫茶:屬于綠茶。原名“白毛茶”,又名“凌云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
7.大新苦丁茶,又名“萬承苦丁茶”,是廣西的傳統名茶之一,產于萬承縣苦丁鄉,后萬承縣劃入大新縣龍門鄉苦丁村。
8.姑遼茶產于東門鎮六頭村姑遼屯,該屯位于終年云霧繚繞的十萬大山余脈。姑遼茶具有止瀉、健胃、助消化、去火、提神、去除口腔異味的功效。
9.清朝末年,東溫茶和白牛茶被列為皇室貢品。金秀縣野生茶資源豐富,具有“白牛茶”等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
7. 凌云縣茶葉市場怎么樣
廣西產茶歷史悠久,在唐代的象州(現象州一帶)、廉州(現靈川一帶)、容州(現容縣、北流一帶)、再州(現桂平一帶)就產茶。當時所產的名茶有象州茶、容州茶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產茶縣市主要是靈山、柳城、龍州、百色、橫縣、容縣、鹿寨、北流、欽州、玉林、上林、桂林等地。著名的名優茶有百色紅碎茶、六堡茶、西山茶、凌云白毛茶、罩塘毛尖、漓江銀針、白牛茶、開山白毛茶、圣地毛尖、宛田茶、龍脊茶、雙鳳茶、修仁茶、南山白毛茶、桂林毛尖、桂林銀毫、牙己茶、云霧白毫茶、屯巴茶、龍馬茶、象棋茶、黃金茶、資源云霧茶、橫縣萊莉花茶、桂林桂花茶等。
其中: 橫縣萊莉花茶產于橫縣,由于橫縣氣候溫暖,很適宜于種植萊莉花,花期從4月中旬至10月下旬,花朵肥碩,花香放烈,害制的萊莉花茶質量極好。 六堡茶產于蒼梧一帶,是將青毛茶潑水堆積發酵數日后,蒸葉至軟,趁熱放人簍中踩緊,置陰涼潮濕處,經過半年以后的陳化轉變才制成。
其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似玻淚,滋味醇和甘爽,有檳榔香味。
凌云白毫產于凌云、樂業一帶,因葉而披滿潔白晶瑩的白毫而得名,被稱為"白毛茶之王"。
該茶香氣高而持久,滋味出濃爽回甘,耐沖泡。
8. 凌云縣茶葉酒
雨林古茶坊“氣號凌云”是普洱茶界野茶標桿之作,原料為寨子附近森林中的野茶,是覆蓋在西雙版納各個山頭的100座雨林將稀缺的野茶點點滴滴進行匯聚積攢,歷時兩年才做出的野茶產榀,融合了各個山頭,村寨滋味萬千的野茶原料,它代表了高榀質野茶的口感。
9. 凌云縣茶葉批發市場
是凌云白毫茶,屬于綠茶類。原名“白毛茶”,又名“凌云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濃、耐泡五大特色聞名中外,為我國名茶中的新秀。
凌云白毫產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凌云、樂業二縣境內的云霧山中,以青龍山一帶的玉洪、加尤兩地的白毫茶品質最佳,產量最多。凌云白毫茶茶樹品種獨特,是喬木大葉種類型,芽葉密披茸毛,以白毫滿身而得名?! ?/p>
